1 题目
力扣 146. LRU 缓存
请你设计并实现一个满足 LRU (最近最少使用) 缓存 约束的数据结构。
实现 LRUCache
类:
LRUCache(int capacity)
以 正整数 作为容量 capacity
初始化 LRU 缓存
int get(int key)
如果关键字 key
存在于缓存中,则返回关键字的值,否则返回 -1
。
void put(int key, int value)
如果关键字 key
已经存在,则变更其数据值 value
;如果不存在,则向缓存中插入该组 key-value
。如果插入操作导致关键字数量超过 capacity
,则应该 逐出 最久未使用的关键字。
函数 get
和 put
必须以 O(1)
的平均时间复杂度运行。
2 解析
2.1 LRU算法设计
由于 put 和 get 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(1),我们可以总结出 cache 这个数据结构必要的条件:
🔴 cache 中的元素必须有时序,以区分最近使用的和久未使用的数据
🟡 能在 cache 中快速找某个 key 是否已存在并得到对应的 val
🟢 cache 要支持在任意位置快速插入和删除元素,便于访问某个 key 并将这个元素变为最近使用的
哈希表查找快,但是数据无固定顺序;链表有顺序之分,插入删除快,但是查找慢。所以结合一下,形成一种新的数据结构:哈希链表 LinkedHashMap。
LRU 缓存算法的核心数据结构就是哈希链表,双向链表和哈希表的结合体。 如图所示:
根据这个结构分析以上 3 个条件:
🟥 每次从链表尾部添加元素,则尾部就是最近使用的,头部就是最久未使用的
🟨 通过哈希表可以根据 key 快速获得 val
🟩 用哈希表将 key 快速映射到链表节点后,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插入、删除操作
两个问题:
❓ 用单链表取代双链表行不行?
❓ 哈希表中存了 key,链表中为什么还要存 key 和 val?可以只存 val 吗?
2.2 代码实现
首先写出双链表节点类型 Node:
1
2
3
4
5
6
7
8
|
class Node {
public int key, val;
public Node next, prev;
public Node(int k, int v) {
this.key = k;
this.val = v;
}
}
|
再用 Node 类型构建一个双链表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|
class DoubleList {
// 头尾虚节点
private Node head, tail;
// 链表元素数
private int size;
public DoubleList() {
// 初始化双向链表的数据
head = new Node(0, 0);
tail = new Node(0, 0);
head.next = tail;
tail.prev = head;
size = 0;
}
// 在链表尾部添加节点 x,时间 O(1)
public void addLast(Node x) {
x.prev = tail.prev;
x.next = tail;
tail.prev.next = x;
tail.prev = x;
size++;
}
// 删除链表中的 x 节点(x ⼀定存在)
// 由于是双链表且给的是⽬标 Node 节点,时间 O(1)
public void remove(Node x) {
x.prev.next = x.next;
x.next.prev = x.prev;
size--;
}
// 删除链表中第⼀个节点,并返回该节点,时间 O(1)
public Node removeFirst() {
if (head.next == tail)
return null;
Node first = head.next;
remove(first);
return first;
}
// 返回链表⻓度,时间 O(1)
public int size() { return size; }
}
|
✅ 【为什么必须要用双向链表】
因为我们需要删除操作。删除⼀个节点不光要得到该节点本身的指针,也需要操作其前驱节点的指针,而双向链表才能支持直接查找前驱,保证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O(1)。
有了双向链表的实现,我们只需要在 LRU 算法中把它和哈希表结合起来即可,先搭出代码框架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|
class LRUCache {
// key -> Node(key, val)
private HashMap<Integer, Node> map;
// Node(k1, v1) <-> Node(k2, v2)...
private DoubleList cache;
// 最⼤容量
private int cap;
public LRUCache(int capacity) {
this.cap = capacity;
map = new HashMap<>();
cache = new DoubleList();
}
}
|
一些辅助函数的实现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|
/* 将某个 key 提升为最近使⽤的 */
private void makeRecently(int key) {
Node x = map.get(key);
// 先从链表中删除这个节点
cache.remove(x);
// 重新插到队尾
cache.addLast(x);
}
/* 添加最近使⽤的元素 */
private void addRecently(int key, int val) {
Node x = new Node(key, val);
// 链表尾部就是最近使⽤的元素
cache.addLast(x);
// 别忘了在 map 中添加 key 的映射
map.put(key, x);
}
/* 删除某⼀个 key */
private void deleteKey(int key) {
Node x = map.get(key);
// 从链表中删除
cache.remove(x);
// 从 map 中删除
map.remove(key);
}
/* 删除最久未使⽤的元素 */
private void removeLeastRecently() {
// 链表头部的第⼀个元素就是最久未使⽤的
Node deletedNode = cache.removeFirst();
// 同时别忘了从 map 中删除它的 key
int deletedKey = deletedNode.key;
map.remove(deletedKey);
}
|
✅ 【为什么要在链表中同时存储 key 和 val,而不是只存储 val】
当缓存容量已满,我们不仅仅要删除最后⼀个 Node 节点,还要把 map 中映射到该节点的 key 也删除,而 key 只能由 Node 得到。如果 Node 结构中只存储 val,那么我们就无法得知 key 是什么,也就无法删除 map 中的键。
根据以上辅助函数,可以实现 put 和 get 函数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|
public int get(int key) {
if (!map.containsKey(key)) {
return -1;
}
// 将该数据提升为最近使⽤的
makeRecently(key);
return map.get(key).val;
}
public void put(int key, int val) {
if (map.containsKey(key)) {
// 删除旧的数据
deleteKey(key);
// 新插⼊的数据为最近使⽤的数据
addRecently(key, val);
return;
}
if (cap == cache.size()) {
// 删除最久未使⽤的元素
removeLeastRecently();
}
// 添加为最近使⽤的元素
addRecently(key, val);
}
|
3 内置类型 LinkedHashMap
也可以用 Java 的内置类型 LinkedHashMap 来实现 LRU 算法,逻辑和之前完全⼀致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|
class LRUCache {
int cap;
LinkedHashMap<Integer, Integer> cache = new LinkedHashMap<>();
public LRUCache(int capacity) {
this.cap = capacity;
}
public int get(int key) {
if (!cache.containsKey(key)) {
return -1;
}
// 将 key 变为最近使⽤
makeRecently(key);
return cache.get(key);
}
public void put(int key, int val) {
if (cache.containsKey(key)) {
// 修改 key 的值
cache.put(key, val);
// 将 key 变为最近使⽤
makeRecently(key);
return;
}
if (cache.size() >= this.cap) {
// 链表头部就是最久未使⽤的 key
int oldestKey = cache.keySet().iterator().next();
cache.remove(oldestKey);
}
// 将新的 key 添加链表尾部
cache.put(key, val);
}
private void makeRecently(int key) {
int val = cache.get(key);
// 删除 key,重新插⼊到队尾
cache.remove(key);
cache.put(key, val);
}
}
|
参考资料:
https://labuladong.github.io/algo/